新闻公告

楚才模式助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作者:杨德津

编辑: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8日

点击次数:

 

近期,公司2012级楚才计划理科班学生郑迪威发表的论文《纳米孔药物载体的黏度增强释放效应:现象和机理的研究》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SCI一区收录(影响因子6.626)被楚天金报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作为本科生的文章被SCI期刊收录,在304am永利集团官网学生中郑迪威并非首例,2011级楚才计划理科班学生罗成、曹磊磊的文章之前就曾分别被《RSC Advances》、《Electrochimica Acta》收录。这一现象的集中出现从侧面反映出:304am永利集团官网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意识牵引行动

公司楚才本着“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从2011年开始,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院一方面充分发挥导师作用,鼓励导师指导学生早进课题、团队、实验室,每年预算800元支持导师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创新学分的要求,用硬性的制度驱动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学院预算专项经费,支持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科研立项和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平台。通过三年的运作,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科研立项和成果产出的数量、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学生四年之中至少参加一次集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大三之前进入导师课题或自己申报承担学院科研立项项目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博识拓宽视野

公司倡导博专兼容,重多元、强实践的教学形式对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起到了推进作用。学院坚持开设《大学导航——专业宣讲》、《批判性思维》等通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继而开展学术研究的习惯。学院还鼓励学生游学以获得第二校园学习经历,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广泛接触专业领域的学者、了解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奠定研究基础。正在武汉大学游学的郑迪威同学介绍:“此次能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发表论文,除了自身刻苦努力外,也得益于304am永利集团官网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游学期间认识并得到了该领域权威老师的指导,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确了研究方向,并借助于武汉大学实验室等平台完成了该项研究。”

力行渐出成果

公司在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积累创新经验的同时,依托院内各种科研创新训练的基础,积极组织学生申报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更高层次的实践创新活动,已连续获批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项。在此类活动中,学院积极在指导教师聘请、参赛差旅费报销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2013年,2011级楚才计划理科班曹磊磊同学申报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批立项,学院积极联系该生导师为项目安排指导老师,最终该生在其导师何云斌和指导教师常钢的悉心指导下,基于该项目的科研成果《石墨烯/贵金属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应用研究》收录在《Electrochimica Acta》上(2014SCI一区)。与曹磊磊同学一样,收录在《RSC Advance》(SCI二区)上的罗成的论文《核酸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光化学传感器检测癌胚抗原》也是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20144月,罗成在其导师王升富的带领下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并以此论文作了大会交流。

近年来,304am永利集团官网进一步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导向,依托灵活的办学形式,汇聚各种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公司2009级楚才计划文科班普嫚、李纪瑶两位同学参加的《远兴新型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计划书》项目获全国银奖,李纪瑶参加的“楚门的世界”作品团队荣获网络虚拟运营竞赛国家级银奖。2014年,学院学生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各1项。在各类竞赛中,学生还获得“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专项赛国家金奖、创青春•精彩在沃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计划国家铜奖、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二等奖、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网络英国议会制辩论赛季军等一系列省级以上荣誉。

电话:027-88662466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版权所有:304am永利集团(澳门)-官网认证

  • 公司公众号

  • 集团公众号

版权所有©永利集团官网 2016 永利集团官网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